八宝山人民公墓人民公墓始建于1950年,当时称西郊第二公墓。在公墓的现存墓位中,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遗体棺木、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修建的土坟,八十年代后期的水泥墓,以及1989年之后开始收取管理费之后建造的水磨石成型墓、石料墓等均有存在,分布在各个墓区。
公墓现有墓位6.7万余个,安葬亡人近10万人,是北京市现存墓位数之最,即使在全国范围也是密度最大的公墓,现有墓位最多的公墓之一。由于公墓内众多墓穴逐步期满20年,老墓穴呈现“多乱密杂”的特点且多有破损,群众要求将原有墓穴改造后再续租的意愿非常强烈。为践行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工作理念,公墓自2013年开始,根据老墓穴到期时间、墓区规划、老墓穴建造材质及墓穴损坏情况等原因,分批分区开展续租。并提供原状续租、老墓原地改造续租、老墓迁移改造续租等多种方式供家属选择。
北京的八宝山在哪里,为什么叫这个名字?
“八宝山”名字的由来与一个传说有关,明代永乐年间朱棣为了纪念名将刚炳的功绩,所以在他战死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褒忠护国寺,在刚炳身亡的地方还留下了一堆炉灰,但是在一次暴雨过后,人们发现这堆炉灰变成了八色土,所以,当地的百姓就把此地称为了“八宝山”。
八宝山最初叫作黑山,更高的地方有130米左右,整座山东西长约1.2公里,风景优美、地势清幽,山上盛产耐火土、白土、灰石、红土、青灰、坩土、黄姜、砂石这八种矿物土。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,例如延寿寺、灵福寺、娘娘庙等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褒忠护国寺,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。
在明清时期,其实人们对八宝山并不重视,所以常作为年老太监养老的地方,后来,清朝灭亡之后,在1946年,国民把褒忠护国寺被改为了忠烈祠。
北京市公墓建成后,伟大的无产阶级任弼时、张澜、瞿秋白等革命先烈在去世后,都埋在了这里,并形成了之一墓区,这里埋葬的大都是教育知名人士等。
咨询服务电话: 024-66687779 / 024-66688236 。